終於解脫了!經過一週熬夜的浩劫,人又開始復活了!週六短暫休息補眠,內心又蠢蠢欲動,想去山上呼吸新鮮的空氣,聞聞清新的草香、木香,爬山不僅是運動,更是舒筋活骨的一帖良藥。
熊空名稱的由來:台北市有『貓空』,三峽也有地名源於平埔族的『熊空』,熊空起源其一為從前此山區有很多熊,但熊都不見了,所以叫『熊空』;另一說為平埔族﹝空﹞音發音近似台語的﹝坑﹞,因山上有許多熊出入的坑洞,故叫熊空〈坑〉了。
早上約七點在永寧站集合,從土城至三峽可轉搭多班公車,如705、706、916等,7:30分搭到916,司機先生非常好心地先詢問我們要到哪裡,提醒我們可先在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下車(大勇路),就不用跟著車子繞一圈市區嚕。下車走至三峽總站,發現假日熊空發車時間改成8:30,一整個無言啊,因為抵達時間為早上7:50左右,只好在公車站牌發呆嚕。土城-三峽兩段票。
8:30準時發車,9:00左右抵達熊空,班次少,所以乘客也不少呢。熊空的車次會經過大阪根,滿月圓則是需要在岔路口下車,再多步行約30分鐘即可抵達。司機先生交代說,回程車次貼在公車候車亭的公用電話上,自己加30分鐘就是回程時間。真是謝謝司機熱心說明,不過今天用不到。三峽-熊空三段票。
至熊空,從114縣道左行,開始踢柏油路1.7K距離,步行至指標12K處,有兩處登山口可上越嶺,一處是12K指標後面200公尺處可看見一堆登山條的右上路徑,一處是前行熊空橋旁邊,兩者皆相通。
整條越嶺,若是詳查步道路徑,可發現一路多數行走在溪谷上,並不難行,除了稍遠之外,越嶺距離估計約22K,加上前段1.7K及後段1.2K柏油路,是需要一點心理準備,不能太晚入山,十點前需進入登山口,才會有較充裕時間走完全程。或者也可參考悠閒的走法,前半、後半段分開走,設定最高鞍部為分段點,分兩次走完就從容許多。
9:54開始今日不歸路,一路上樹蔭濃密,微風徐徐,好不愜意!整條路上香菇茂盛,動物也不時出沒。路徑有內雙溪古道綠鬱的味道,相當平緩好走。
10:25第一次越熊空溪,溪水湍急,有簡易木橋,需要有人扶著比較好過。
10:31第二次越熊空溪,踩石頭就可以跨過去。
10:39第三次越熊空溪,脫鞋涉水而過
10:54進入柳杉林區
再來一路陡上,路徑有一些加羅湖味道,但樹根路部分較為平緩許多。週三、週四兩天睡覺時間加起來不到六小時的威力,這時候開始發酵,一直頻頻打哈欠,人的精神也開始完全恍神,走路搖搖擺擺,撐了一段陡上之後,開始下起陣雨,人也快要魂飛魄散了。
小瞇10分鐘,提醒自己不要睡在雨裡,避免感冒。痛苦起身,緩緩開始踢陡上,遇到一位阿伯,詢問路程還有多遠,阿伯說已經到最高鞍部了,再來陡下約2個半小時即可到平坦路段(木橋)。
12:14抵達最高鞍部,遇見獨行俠6/9來訪布條。雨停了,精神也慢慢恢復了。
瘋狂碎石陡下,下過雨,石頭很滑,沒有腳好踩的點,下坡需小心,滑了15分鐘。
12:31回到柳杉林區
12:33經過崩塌,不好通過,需慢慢繞過去
12:59路過向天湖、涼亭格基點岔路
13:02涼亭格基點
13:21抵達加九寮溪,13:30三根斷木區吃午餐壽司,休息10分鐘。
持續橫越加九寮溪,14:02橫越第二次,放棄脫鞋,直接涉水而過。
14:28橫越第三次,鞋子全部進水,泡水而走。
14:39第一木橋,開始有隆嶺古道味道,一邊沿溪谷前行,一邊是較小的山腰路。
14:46第二木橋。因路徑較小,未注意踩空一次,跪在地上
14:51第三木橋,旁邊有工寮,上方可至拔刀爾山
15:08第四木橋
15:25小木橋
15:43第五木橋,經過高腰山岔路
15:50第六木橋
15:59方形蓄水池
16:22攔砂壩
16:29出枕木步道下山,紅河谷污水處理廠
整條越嶺費時6.5小時,含休息時間25分鐘。因走在溪谷,並無開闊視野處,但沿途林相優美,可享受泡水樂趣,真是炎炎夏日好去處啊。冬天溪水少,就無涉水而過問題,建議背包裡要多戴帶襪子、衣服一套方便下山替換。越嶺沿途有許多岔路可以往加九嶺山、向天湖山、拔山爾山、逐鹿山、高腰山、美鹿山等等,岔路口標示皆清楚,或許改天有機會可以來闖蕩了。同行的崇佑說熊空紅河谷越嶺與哈盆越嶺相似,哈盆越嶺若有計畫前去,選擇露營比較輕鬆愉快些,期待下次與哈盆的約會嚕。
精神體力不佳時應該還是乖乖在家休息或選擇其他輕鬆路線較好,不然走到一半,靈魂出竅了也沒得救了。下山後等待另一組人馬又多等1個小時,至新烏路候車亭旁柑仔店吃小美冰棒,累過之後覺得冰棒更有味道更好吃!烏來至新店公車最晚21:40分發車,40元,下山若有時間還可泡泡溫泉,舒緩一下勞動後的疲憊。
熊空紅河谷越嶺介紹:
網路抓下來的GPS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