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一掃連日來的陰雨綿綿,出奇地風和日麗、豔陽高照。雖週六晚遲至半夜三點才睡,仍未減登古道的好心情。


    一大早先搭區間車至宜蘭大里車站,由大里天公廟後方入口處緩緩起行。天似乎太藍了,海水也正蔚藍,海面上幾艘補漁船早已忙碌地作業,站在天公廟殿前方望著那一波波漲潮的海水,望著遠方的龜山島,想起去年曾乘船追逐過龜山島海豚們,不免神遊起那段快樂時光。

    大里天公廟,有蘭陽第一勝之稱,前臨太平洋,後傍草嶺山,建築氣勢磅礡。寺內供奉玉皇大帝,香火十分鼎盛,一大清早就有各地進香團陸續前來進香,鞭炮聲不絕於耳,煙霧裊裊,在繁忙寧靜人來人往間,幾隻蝴蝶飛越庭前花圃、廟前,增添祥和平樂之氣息。本次行程果真天公作美,美的飆汗了。

       啟程之時,陽光已炙熱烤著頭髮、臉龐(雀斑就拜託不要再長了),這幾日溫差頗大,今日豔陽高溫,烤的人有些心浮氣躁起來。在山腳下遙望觀景亭,除了遠、還是遠,一路綿延不絕的人頭,此起彼落的跑出來跟你打招呼,告訴著你,加油啊,路遠又陡啊。中途先走到護管所與舊時客棧遺址,旁邊是現代化攤販—賣黑豬肉香腸,老闆大聲吆喝著,大熱天的,但肚子已咕嚕咕嚕叫起來,還是先犒賞自己一下吧,隔壁攤位是免費的熱桂圓薑母茶,喝一口,肚子果真暖呼呼起來,掃去不少餓意。冒著大滴大滴汗水,走到啞口與虎字碑,啞口處有一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土地婆,此時已是一個分段點(鞍部),看到一票人躲在芒草叢下休息,未待休息,轉身登高造訪桃源谷步道,登上步道高點處,涼風徐來,望著龜山島全景,點點漁船灑滿在波光瀲灩太平洋上,海天自成一色,躺在綠油油草皮上,天空藍藍地包圍自己,好不愜意!

     現在正是芒花季,芒花開滿整個鞍部,白茫茫一大片的芒花像是皚皚白雪般美麗,風一吹過,猶如大玩波浪舞般起伏,每台相機都忙著捕捉芒花搖曳的美姿。芒花像是一個幸福使者般,到處傳遞著浪漫的花絮,輕輕訴說他那微風才懂的花語。

     順著古道,又下去至虎字碑、「雄鎮蠻煙」摩碣、仙跡岩、跌死馬橋,沿途衝衝而急行,並未細細停留多作觀賞,看到跌死馬橋旁,今人用樹枝『建築』一具馬下跪之身,富饒趣味,下行順著至遠望坑溪親水公園,園內有水車、梯田、步道等農家景色,但因天色佈滿些厚雲,未多作停留,匆匆一望便離開。在轉角一間民宅內,發現一隻可愛的橘白貓,完全不怕生,雖然有時候恰北北,但大多數時候超Q的,在你面前翻來翻去,跟你嬉鬧,民宅門口種了一株天堂鳥,正是開的燦爛時。走到柏油路上,距離福隆車站約4公里多,步道由大里車站起至福隆車站繞一圈約9.7公里 ,多走了部分路段,估計全程約10公里 多。

     千辛萬苦磨練腳力下,穿過濱海公路,到了福隆車站,先吃碗冰涼冰品吧!車站邊最多商家賣福隆便當,上山的民眾也相當多人攜帶便當上去嗑,不過整段行程下來,中餐沒吃、晚餐也遲至六點多才吃,應該具有相當之減肥成效吧?
 

草嶺古道簡介:

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為介於臺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全長8.5公里 ,經過臺北縣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淡蘭古道的開闢大約是在清乾隆末期,當時由白蘭氏開闢暖暖經十分、楓仔瀨、頂雙溪出宜蘭的山路;嘉慶12年,臺灣知府楊廷理開闢了自四腳亭經蛇仔形至頂雙溪,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在道光3年臺灣北部望族林平侯(林本源之始祖),因當時艋舺、萬華到蛤仔難(噶瑪蘭)的交通非常不便,而斥資拓修楊廷理所開之路線。清咸豐6年,林平侯之子國華繼承父志,修築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從此淡蘭通道成為暢通東西之間的重要孔道,行旅興盛達百年之久。

      遠望坑溪親水公園遠望坑溪親水公園在東北角草嶺古道的登山口附近,是一條非常生態的野溪親水公園,在台灣最近幾年眾多的溪溝整治之中,遠望坑溪親水公園的環境美化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親水公園旁有梯田,園內則有涼亭、步道、拱橋、抽水幫浦、水車、生態池等,園區內草地平坦、原生植物綠意盎然,四周群山環繞,周圍梯田阡陌,溪流水量充沛清澈,魚類密密麻麻成群的游動,環境在新鮮的空氣與秀麗的環境裡,讓人放鬆了工作的壓力,淡綠的遠山與淡淡的薄霧及斜飄的細雨讓環境美的像一首詩。


        跌死馬橋傳說在開墾宜蘭之初,漢人與原住民兩方人馬爭戰時,有馬匹跌落橋下而亡,所以就稱為跌死馬橋。還有人說過去這座拱橋仍是用木造的,因為天雨路滑,所以曾有馬匹再經過這一座橋的時候摔下河床,因此大家就稱這一做橋為「跌死馬橋」,希望提醒其他人這裡很滑,要注意。現在跌死馬橋已改用石磚整齊堆砌。整個草嶺古道共有兩座拱橋,在跌死馬橋之前,有另一座圓拱橋,拱橋旁加蓋了亭台供遊客休憩。兩座橋間的步道與山中溪流平行,濱水而生野薑花,就點綴在溪流與步道間,待花期一到,沿路都有野薑花的清香陪伴。 

 

雄鎮蠻煙摩碣:「雄鎮蠻煙」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 處,相傳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鎮壓山魔。有首古詩描述「雄鎮蠻煙」碑:「雄」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雄鎮蠻煙」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虎字碑草書所勒的「虎」字碑,矗立在海拔約330公尺 、接近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約4公尺 處的一石塊上,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為「臺鎮使者劉明燈書」,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噶瑪蘭,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故取「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而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題下「虎」字勒碑鎮風。與「雄鎮蠻煙」摩碣同為三級古蹟,從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蹟,可窺見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

福德祠(土地公廟)位於埡口平台,由石頭砌成,狀似古城,建築年代比兩座古蹟還早,最特別的是這個小廟同時供奉土地公和土地婆,可顯示先民篳路藍縷時的精神依託;古人在山頂分界點的鞍部或埡口的道路上,都會蓋一座土地公廟,除了保護路人平安,他同時也是一個地標,告訴行人已經到了某個分界點。 

客棧遺址下往大里天公廟途中,還會經過一處昔日的重要地標,這個重要地點就是客棧遺址,這個客棧遺址可重要了,是昔日淡蘭古道中途的重要休息點,若沒有這處客棧,那旅人將會露宿在野外的。早期草嶺古道沿途所經之地均屬荒涼,故兵汛驛站為沿途所須,因此在古道旁設有一驛站,然設置時間已不可考。 

護管所:建於民國59年。原是在林地管理中,易發生火災、盗伐、濫墾之林地護管所,因78年間古道之遊客日增,為遊客解說服務之需求,乃改建而成,旁邊還有一自然湧泉之人工小并,遊人都要去摸上一摸。

     大里天公廟:有蘭陽第一勝,前人精神堡壘之稱的大里天公廟(又稱慶雲宮),位於宜蘭縣濱海公路旁。坐擁草嶺山,前臨太平洋,建築繁複,氣勢磅礡,廟內供奉玉皇大帝,香火十分鼎盛,遠近知名。大里天公廟前可展望浩瀚的太平洋美景,和遠眺載浮海面的龜山島,右側往後山,即為昔日台北到宜蘭的草嶺古道,行約50分鐘可抵虎字碑。(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alawater 的頭像
    koalawater

    乘著光影去旅行

    koala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