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合歡,就知道自己有輕微高山症問題,當然有可能是因為急速上升的關係,從平地馬上爬升至3000M以上。上主峰、石門山過程隱隱作嘔、頭痛、反胃可知高山症的症狀已然出現,不過所幸輕微並未影響到行動、思考能力。

 

第二次上合歡,準備了丹木斯作為預防處置。扣除山路暈車因素,果然這一次並未有高山症發作。惟上山後,需小心頭部保暖問題,準備一頂好的防風帽相當重要,若登山過程中有流汗,應立即擦乾,或中間戴一件頭巾吸汗,確保頭部乾爽。

 

再與院內醫師反覆確認後,短期內服用少量丹木斯並未有多大毒性或後遺症,副作用也因人而異,副作用多為輕微的手腳麻木、勤跑洗手間、倦怠等,最主要是確定服用的人對磺銨劑沒有過敏、腎功能不佳者及蠶豆症患者也不適合服用。另高山上不適合服用安眠藥、酒精(容易失溫而不自知),會影響人對自身身體健康之判斷。

 

服用劑量,醫師建議每12H服用一顆(250MG),藥效作用時間為4-12H,登山前一天即可開始服用,然每個人情況不同,還是建議與醫師討論過後斟酌服用。

 

若高山症發作,最妥當作法,就是立即下降高度,其他涉及醫療行為部分在此不談。

 

高山症不是永遠都不會發生,即使平時上高山無相關症狀出現,但還是會有發生之可能與危險。

 

如需要丹木斯,可以掛家庭醫學科/眼科請醫師開立,本藥為自費醫師處方用藥,欲請醫師開立可說明是因上高山所需,藥品一般保存期限為6個月,過期藥品不建議上山服用。至於藍色小藥丸,對於高山症也適用,不過自費單價高,不如丹木斯便宜大碗好用。

 

另外不可服用阿斯匹靈(影響凝血功能),若有頭痛症狀可服用普拿疼緩解頭痛。

 

最近陸續有朋友來詢問丹木斯的用法、劑量,故諮詢院內醫師後寫出提供參考。

 

--------------------------------------------------------------------------------------------

 

以下摘自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頁資料:

 

高山症


一、什麼是高山症?


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會使得大氣壓力下降,導致氧氣的分壓降低。高山症是因為低血氧而引起,通常都是因為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所造成。

 

二、在旅行出發之前要注意的事項有那些?

 
1. 哪些是高危險地區?

 
在旅行出發前,要先看看自己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否為高海拔的地區。國內例如像合歡山武嶺的海拔高度約3275公尺。 

  

2. 我會得到高山症嗎?有哪些危險的因子?

 
高山症在海拔2100m以上的任何高度都可能會發生,但特別容易發生在海拔2750m以上高山症的危險因子主要和基因有關,和年齡、性別、和個人的體適能的關係較少。如果過去曾有高山症的病史則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3.至於哪些人不應該到高地旅遊呢?

 

像不穩定心絞痛、肺高壓、嚴重的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鐮刀細胞型貧血等情形並不適合到高地旅遊。至於有冠狀動脈疾病但處於穩定控制的狀態下、高血壓、糖尿病、氣喘、輕微的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或懷孕婦女,是可以到高地旅遊,但是要在出發前諮詢你的醫師,以及在旅途中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血糖的監測, pulse oximeter等) 。

 

 

三、高山症會出現哪些不舒服?

 


高山症主要分為這三大類:
1. 急性高山症: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2. 高海拔腦水腫: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3. 高海拔肺水腫: 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1. 急性高山症: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通常在抵達高地後的6-12小時出現。臨床的症狀有:頭痛,伴隨有以下任一項:虛弱無力;腸胃道症狀: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暈頭昏;睡眠不佳。 症狀通常在24-48小時後緩解,或因使用氧氣及止痛或止吐藥而解除。 

 

 

2. 高海拔腦水腫: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高海拔腦水腫一旦出現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通常在出現急性高山症(AMS)後出現:協調能力喪失、步態不穩或意識狀態改變。步態不穩可以以測試"Tandem gait": 請受試者在平坦地面上,腳跟緊接著腳尖走一直線,大約走5公尺,正常者是不會搖晃或跌出線外。

 

3. 高海拔肺水腫: 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高海拔肺水腫也是一旦出現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而且進展到死亡的速度可能比高海拔腦水腫更快。臨床上可以單獨,或合併高海拔腦水腫一起出現。臨床症狀有: 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咳嗽、虛弱無力或運動能力喪失、胸悶。

 

 

四、要如何預防高山症呢?

1.出發前諮詢醫生作身體檢查評估。

2.避免一日內會使得晚上睡在海拔2750m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盡量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如果必須直飛使得首日睡眠得在高度超過2750m的地區,最好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

3.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4.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記得要多喝水。

5.爬山時要慢慢上山,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可以白天爬高一點,晚上則睡在較低的地方。

6.注意自己或同行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五、預防及治療高山症的藥物有那些?


在前往高地旅遊前,記得要向醫師諮詢。一定要經醫師指示開立,才使用這些藥物,並且要遵循醫師所指示服用的方式。


1. Acetazolamide(本文俗稱之丹木斯)


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使用的劑量為5mg/Kg/day, 分為一日兩-三次的服用方式,從出發至高地前一日開始服用。抵達高地後續服2日再停藥。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以及蠶豆症不能使用Acetazolamide。


副作用有:皮膚麻刺感、噁心、倦怠、耳鳴、感覺異常、酸中毒、低血鉀等。


2. Dexamethasone


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但是並無證據顯示可以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因此當高度持續上升的旅客一旦停止服用,很可能會迅速出現高山症。因此目前還是傾向使用Acetazolamide來預防高山症,而將Dexamethasone保留使用:在因對Acetazolamide有禁忌而無法使用的族群;或已出現嚴重高山症而下降高度可能延遲的患者身上。一般使用的劑量4mg 每六小時服用一次。

 

3. Nifedipine


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可以預防以及減緩有高海拔肺水腫易感受性的人一旦出現高海拔肺水腫的症狀。一般使用劑量為10-20mg,每8小時服用一次。

 

 

六、如果出現高山症,我該怎麼辦?

 

1.不要帶著AMS的症狀上升高度。

2.在同一高度休息後,症狀仍未緩解或一旦症狀惡化,立刻下往低海拔。

3.不要將患有AMS的人單獨留下。

4.高海拔腦水腫和高海拔肺水腫都是會快速導致死亡的疾病。但是,如果及早處理,卻幾乎可以得救且完全康復。所謂及早處理,就是一發現立刻下降海拔(一般降低500-1000m)。而像高壓袋治療、氧氣治療只是暫時救急的方法。

 

其他參考資料:

http://department.tpa.edu.tw/medical/new_page_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ala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